2018年才刚开始,互联网就迎来了两次“狂欢”——第一次“跳一跳”,第二次就是“直播竞答”。有了真金白银的加持,后者的势头显然更旺。
一夜之间,扎堆上马
直播竞答,几乎在短短数天内,就吸引了多家“巨头”参战。互联网的“跟风”速度有目共睹,在直播竞答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直播竞答的走红,娱乐圈“纪检委”王思聪功不可没。
“冲顶大会”刚上线时,用户仅有2万人。1月3日,王思聪在微博宣布“撒币”(在直播竞答中,“撒币”并非脏话,而是烧钱的谑称),奖金被提高到10万元,共吸引了28万人参与答题,第二天,“冲顶大会”在App Store排行榜上排名第7位。
接下来的几天内,各种直播竞答仓促上线,映客推出“芝士超人”,西瓜视频推出“百万英雄”,花椒的“百万作战”也上线,KK直播、派派等纷纷跟进。
跟进速度之快,百度指数上可一窥究竟。在1 月 3 日王思聪发布微博后,“冲顶大会”的搜索指数进一步暴涨。
无论是“冲顶大会”“芝士超人”还是“百万英雄”,直播竞答的“马甲”千千万,规则都趋于一致——每天定时举行几场,每场设置有12道选择题,参与者必须在10秒内作答,中间超时或者答错即被淘汰。12道题全部答对者才可以平分奖金池。
直播竞答一般还设置了“复活”环节,被淘汰的用户只要成功邀请新用户下载并登录,就可以获得一次复活机会。
然而,直播竞答的老祖宗并非“冲顶大会”,而是Intermedia Labs出品的HQ Trivia,自2017年8月上线,仅4个月就吸引了49万用户,可谓是App Store的“黑马”。
充分的“群众基础”
直播竞答能在一周时间成为“屏霸”,与它在中国的先天优势息息相关。
首先,上文提及HQ Trivia已经提供了几乎完美的模板和赛事规则,方便了追随者直接“拿来主义”。
中国版直播竞答与HQ Trivia(左一)几乎一摸一样。
更重要的是,直播竞答有着充分的“群众基础”,这得感谢多年以来各大卫视轮番的答题类节目,提前做足了用户教育。《开心辞典》《幸运52》《一站到底》在电视上火爆多年,观众早已耳熟能详,网络直播也已红了两三年,“直播+竞答”可谓是水到渠成。
《开心辞典》制片人刘正举对直播竞答可谓疯狂“打Call”:“益智游戏答题节目以这种迅猛、爆烈的方式从电视端来到了新媒体直播端,是互联网的又一个风口来了?还是传统电视的警钟又敲响了?新媒体终于拿起直播加互动的超强武器了,这是方向,如果电视台不招架,将很快走进死胡同。”
当然,直播竞答与很多互联网产品一样,最大的推手是“撒币”。
“好奇心日报”称,“冲顶大会”已经准备好每天投入20万奖金+100万推广费的节奏,目标是今年春节前做到100万人同时在线。而在几天前,“百万英雄”“芝士超人”与“百万作战”同时投放了百万级别(100万、101万、102万)的单场奖金。
每天上百万地“烧钱”,与以往的网约车和共享单车“补贴”相比,简单粗暴又格外有效。
既“烧钱”,也“吸金”
格外有意思的是,直播竞答竟然在“烧钱”的同时,特别会“吸金”。
正当大家还在为这一模式的盈利模式担忧时,昨天(1月9日),映客直播的“芝士超人”已经找到“金主爸爸”了。有映客工作人员在朋友圈称,互联网金融公司趣店将出1亿广告费支持“芝士超人”继续“撒币”。
从网传的截图来看,映客CEO奉佑生还在朋友圈喊话王思聪,称映客才是第一个玩家,扬言已经准备了10个亿。
网传的朋友圈截图。
短短数日,直播竞答领域就已经“短兵相接”,互联网平台间竞争之残酷可见一斑。
事实上,赞助商+冠名费等“类综艺”的操作的确有效。目前看,如果直播竞答能持续火爆(最起码保持一定的热度),抢着砸钱的“金主爸爸”必不可少。
除了能“吸金”,直播竞答也是一把“引流”好手。如今互联网上什么最值钱?人啊!就像“冲顶大会”,用10万元就能引来近30万的用户(还保证是真人用户),在流量价格高涨的今天,这笔钱看上去花得值,起码比砸钱做推广更有效。因此,直播竞答作为一个内容产品的插件,再合适不过了。
另外,报名费也可能是直播竞答的“开源”项目之一。“芝士超人”内部人员曾向科技媒体“爱范儿”透露,后续用户量扩增后,将会采取类似 1 元报名入场的形式来筹集奖金。用户量越多,报名费也就越多,奖金也随之越来越高。在游戏形式上,将会设定更多不同的规则并增加场次,以使得用户能达到“随到随玩”的体验。
甚至自媒体“oilbeater的自习室”还预测,直播竞答的背后还有一盘大棋:“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竞答的奖金,可能由此切入支付领域。提现就要绑卡,顺便让你开通一些支付业务。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之后,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头条支付呢?”
风口过后,该靠什么活?
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一头猪都能飞起来。直播竞答如今正逢风口,飞起来是正常不过了。但“烧钱”并不能带来盈利,缺少“造血功能”,迟早是要“跌落”的,毕竟HQ Trivia目前还没盈利。
与“吃鸡”和“跳一跳”类似,直播竞答也面临着外挂的尴尬。
据界面新闻报道,目前已有人用Python写了一款能够在网站上自动检索答题信息的程序。程序可以修剪并识别图片中的文字内容(问题和选项),然后通过百度进行搜索关键字出现的次数,最后将统计的信息展示出来。这样一来,答题者就可以根据统计数据来选择相应的答案,极大提高了答题的正确率。
知乎上也有人爆料,用“人工智能+视频信息采集+人脸识别技术”,刷10道高难度题目只需0.8秒。更不用提早已遍地开花的作弊QQ群了。
而平台本身也面临着“信任危机”。头条旗下的“百万英雄”一场直播竞答,有一道压轴题——“西瓜视频”一共有多少笔画?但正常情况下用户很难在10秒内计算出正确的笔画,因此被质疑为“内部操作”。
另外,问答与直播同步难、直播前处理复杂、黑屏卡顿等技术难题,也困绕着直播竞答,事实上,已上线的几款产品目前都面临服务器不稳定的问题,没看到题目就被淘汰出局的用户不在少数。
技术问题或许可以后期完善,但模式固有的天花板,恐怕是最大的问题。
直播竞答的低门槛,促使了短期的百花齐放,也注定了竞争的过度激烈。如何保证用户的新鲜感,便是考验各大平台的差异化路线了。
不仅是平台间的竞争激烈,用户的大量涌入,也会使奖金被摊薄,导致用户流失。难怪有人说:“直播答题未来的主要矛盾是日益整增长的用户数量和日益减少的单个用户奖金之间的矛盾。” 网易科技表示,如果参与用户分到的钱少了,绝大部分用户也就不会继续关注,这也侧面反映了用户粘性不高。在某直播答题平台,最后的单人获奖金额已经降到4.62元。
“百万英雄”中的个人奖金一度高达43478元。
直播竞答要想把今后的路走好,就一定不能在“撒币”中迷失自己。
《中国青年报》的一番话可供借鉴:“一款产品一定要有坚固的产品壁垒,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技术、管理、运营都是夯实壁垒的砖瓦。至少掌握其中一项,才能避免成为炮灰——再不济,在与互联网巨头洽谈收购的时候,也能挺直腰杆,卖个好价钱。”
有人预计,直播竞答的天花板只有近千万的PCU(最高同时在线玩家),相当于几个一线主播的数量级,因此“人海战术”是行不通的。科技媒体“36氪”认为,直播竞答的终极模式是沉淀成有品牌价值的“互联网电视台”,从限场限时的单一节目到完整的节目表,从一个爆款节目到多个爆款节目,从低俗无意义的下沉内容到有价值的普适内容。
原创始终是内容型平台的根本。既然直播竞答的诞生缺少原创基因,那就更需要在后期发展中加强。“烧钱”只能保证赶上这趟风口,能飞多远,还得靠内功。
转载请注明:CQ9电子·(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三生目录 » 刚上线就“回本”,单人最高赚4万?直播竞答的“大撒币”是想要干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